首页 / 新闻资讯
一代宗师郎静山—神奇照片的创作者
郎静山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摄影艺术家之一,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郎静山生于1892年,早在20世纪30年代因“集锦摄影”(Composite)一举成名。此后几十年来,世人总把他的名字和集锦摄影“郎式风格”(Langstyle)联系在一起。1949年去台直到1995年逝世。
1892年8月4日郎静山生于江苏省淮阴市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祖籍是浙江兰溪。幼年时受父亲与中学老师李靖兰的影响,开始学习绘画与摄影。
辛亥革命后,郎静山考入上海〈申报〉馆任摄影记者。1927年,郎参与发起成立了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摄影艺术团体“中华摄影学社”,许多民国著名的摄影家都聚集到这个团体里。1931年,郎静山在上海四川北路开设了“静山摄影室”,专门从事人像摄影和广告摄影。
郎静山在摄影方面几乎没费太大的气力,就入了世界摄影史,而与美国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相提并论。1934年,郎静山的一幅具有中国绘画风格的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从而一举成名,受到了西方的重视,以后他在国际摄影沙龙入选作品的数量不断的增多。据统计,自1931年起到1939年不到十年中,郎氏755幅作品在265次国际摄影沙龙中入选,至1948年底,累计入选国际沙龙为300余次,数量为千幅以上,以集锦摄影作品占据多数,可以说是位高产的摄影艺术家。
1949年郎静山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带走了四百多张在大陆拍摄的底片。这批素材对于他的摄影艺术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底片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素材,晚年他就是利用这些原版底片创造出非常多的集锦摄影作品。现在看到的郎静山作品上所标明的年代,不是拍摄的年代,而是作品最后制作完成的年代,而作品中的许多景物是几十年前拍摄的。在艺术家和评论家的眼中,他的照片所表现出的意境是“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
集锦摄影就是用多张底片拼凑合成,全部在暗房中由艺术家依据自己的创意亲手制作完成。郎静山把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结合起来,创作出独特的摄影艺术语言与风格,这是其他国家的摄影家不能之事。几十年前,美国摄影学会会长甘乃第(COI-JOEE.KENNEDY)给郎静山作品集写序中曾评论说:“郎先生为中国人,并且研究中国绘画,所以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在摄影上的第一个人。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一般所谓之集锦”。
在郎静山全部作品中,集锦摄影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作品数量也是最多的,体现出作者在艺术形式上从始至终遵循的风格规范—即:仿中国画、写意抒情和师古之法。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远,从出土的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两件“帛画”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隋唐之际,绘画多以写生人物为主,随后,自然风景成为古代画家致力表现的题材。宋、元、明、清各期传世的山水画都展示出中国绘画技巧的成熟和不同的时代风格,中国绘画理论的建树也日益完善。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法则和程式规范。因此,中国画无论在技法上,还是在透视处理、画面比例、线条结构等造型方法上和西洋绘画艺术都有差异。
源于西方科学技术发明的摄影艺术,在造型效果上与西洋绘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摄影家的作品,在造型上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西洋绘画艺术的影响。而集锦摄影,则因追求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造型艺术而另辟了蹊径,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
其二,郎静山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集锦摄影是抒情写意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的原型,景物在照片上仅仅是局部,而完整的一幅作品则是通过很多局部景物合成,利用放大、拼贴、拷贝等多种多样的方法,甚至于在照片上绘画,创造出主观的、合乎作者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
师古之法,就是风格模拟。在西方人的眼中,郎静山的作品显示出浓郁的中国气派,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是中国摄影家的作品。然而在中国人的眼中,郎静山的每幅作品又是那么细腻,可以看出他所模仿的中国宋、元、明、清各时期不同画派的风格,显示了艺术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功力。
本场上拍的大多数作品均有著录。1934 年郎静山创作《春树奇峰》是郎静山进入国际影坛的一个标志。有了这幅画才有了中国的摄影艺术走向世界,“郎氏风格”由此诞生。由于“集锦摄影”的国际上的一炮走红,影响到北京乃至中国上世纪 20-30 年代的摄影家。在本场拍卖中,《雁荡鸣春》(165 号拍品)创作于 1941 年,与《春树奇峰》在风格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雁荡鸣春
郎静山还是中国最早拍摄女性裸体照片的摄影家,他一生中拍摄了很多女性人体,这在当时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封建思想的国家来说是很前卫的。郎静山认为:“裸体以优美的曲线,能表现出纯真、纯善、纯美的意境”。1933 年他和摄影家严次平联合出版了《裸体摄影选辑》。本次拍品中,创作于三十年代的人体艺术作品《沉思》(168 号拍品),就是郎静山早期打破封建思想束缚的一个具体作品。
沉思
2005年11月27日香港佳士得拍卖,创作于1956 年的集锦摄影《仙山楼阁》受到了藏家热捧, 估价 30,000-50,000 港元,结果以 288,000 港元成交。此次上拍的另一件《仙山楼阁》(175号拍品),尺幅更大,气势恢宏,保存完好,且有郎先生毛笔签赠,并附对联,是难得一见的集锦摄影之佳品。
谁与争锋(附对联)
20 世纪 60 年代末,郎静山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但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下,他的艺术风格有了明显转变,仍然利用暗房技法或“光画”手段创作完成了一些具有现代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而且是基于其集锦摄影上发展和变化,表现出郎先生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他在继承中国古代美术传统的同时,从来不排除西方前沿艺术思潮的主张和影响。
郎静山的一生中,举办过众多的展览,他的作品为世人所熟悉,他本人的艺术创作经历和他的作品不仅代表着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风格,也标志了中国摄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他的作品自本世纪初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市场纪录,可以说郎静山已成为了影像艺术品竞拍场上的常青藤和20世纪中国画意摄影价格的指标艺术家。
郎静山年表
1892 年 8 月 4 日 ( 闰六月十二日 ) 郎静山生于江苏淮阴
1904 年 入上海育才学校,12 岁开始拿相机。
1906 年 入南洋公学,与李靖兰学习摄影
1911 年 ( 民国元年 ) 始入申报馆从事摄影工作
1926 年 ( 民国十五年 ) 入时报馆从事摄影工作
1927 年 开设郎静山广告摄影室
1928 年 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摄影学社”
1928 年 3 月 在时报大厦办个人展览
1931 年 开办摄影室,《柳丝下的摇船女》入选日本沙龙。
1934 年 第一幅集锦摄影《春树奇峰》在英国展出
1939 年 10 月 在上海震旦大学举办个人影展
1939 年 11 月 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楼办展览。
1939 年 出版《郎静山摄影专刊》
1940 年 筹办昆明摄影学会。
1940 年 获英皇家摄影学会初级会士(ARPS)
1940 年 出版《集锦照相概要》
1942 年 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FRPS)
1942 年 推为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FPSA)
1946 年 4 月 在上海恢复“美社”
1948 年 加入上海中国摄影学会
1948 年 3 月 出版《静山集锦》
1949 年 经港转台湾
1951 年 发表《烟波摇艇》
1953 年 在台湾办“文艺学会”摄影学习班
1962 年 获台湾当局“教育部文艺奖”
1966 年 撰写《中国摄影史》,发起亚洲影艺联会。
1971 年 出版《六十年摄影选集》
1972 年 获“中山文艺奖”
1981 年 5 月 在法国举办展览,并举行纪念活动。
1982 年 8 月 90 岁,台湾举办纪念活动。
1983 年 在法国吐鲁斯举办个人回顾展
1984 年 6 月 在香港展出《湖山揽胜》
1984 年 8 月 访美,获公刊竞赛编辑奖第一名,获艾顿新闻摄影奖。
1991 年 5 月 回大陆祭扫祖茔
1991 年 9 月 “郎静山百龄百幅作品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
1995 年 4 月 13 日(农历三月十四日) 在台北逝世,享年 104 岁。
挖掘摄影历史,创造影像价值
+86 010 86227449
info@yingyiauctions.com
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南路8号院东风德必C座203室
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