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再谈摄影收藏”连载I“对卖与买的建议”
访谈人:曾璜(影易时代艺术总监) | 采访、整理:李静怡
《中国摄影家》编者按:2019 年12 月17 日下午,新成立的北京影易拍卖“首拍”影像专场,人头攒动。此次拍卖会有拍品364 件,单张影像作品数万件,包含“古董照片”、“民国艺术”、“纪实影像”、“当代影像”四个专题。经历了4 个多小时的角逐,本场拍卖最终以现场成交率60%,成交金额800 余万元交出答卷。
影像不仅是艺术,还是一个产业。“老照片”近年风头很大,从历史考证、艺术价值等多角度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拂去往日的尘埃,是谁在掀起历史的一角?当代艺术家也不甘落后的积极投入市场,羞于谈钱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艺术家、市场、藏家三者之间究竟藏着什么玄妙之处?
作为影易拍卖的学术顾问,我们邀请曾璜,谈谈关于影像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艺术家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影像收藏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曾璜在北京长安俱乐部向“德比会摄影协会”介绍摄影收藏与投资-王潇摄
《中国摄影家》杂志:对于年轻的影像艺术家,您有什么意见吗?比如应该如何和市场接轨?
曾:自2001年接触影像艺术品后,我在北京电影学院、清华美院和央美的课,就逐渐从“报道摄影”、“图片编辑”转为讲授“影像艺术品的创作和收藏”了。一来“报道摄影”、“图片编辑”,很多老师都会教了,而且不少一线的从业者,可以讲的比我更新更好。
影像艺术品市场出现之后,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教授“影像艺术的创作”,却不了解、也没有“影像艺术品创作”的内容。这里多出的“品”字,就是帮助学生不仅会“影像艺术创作”,也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创意做成一件件可以在市场上实际交易的“商品”。这门课的内容包括了,影像艺术品的类别、收藏脉络、收藏体系和市场等。
2019秋影易拍卖“首拍”预展现场,展出了364件数万张藏品-影易时代供图
我会将学生带到摄影节、影像拍卖会上现场课。用实例讲授为什么是这个材质,为什么选这个尺寸,为什么定这样的限量,装裱和展示如何对作品产生影响。如何评价一件影像艺术品的好坏?一件作品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对一件作品估价等。要告诉学生谁在收藏影像艺术品,告诉学生藏家的诉求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收藏影像艺术品,他们为什么会收藏特定的某件作品,他们收藏的产业链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还有,对于不同的艺术家、藏家和市场,一件影像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一件作品会以这样的价格交易等内容。
如果摄影人能尽早地了解这些常识,他们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作,更早地成为“财务独立”的艺术家。此外,我们知道高校学艺术的学生,很多并不是喜欢艺术而学习艺术的,并不是所有学摄影的人,都具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我看到很多学摄影的,并不具有当艺术家的天赋。而影像艺术品交易,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那些不适合做创作的人,可以进入代理、画廊、拍卖行从业影像艺术品行业。其实,在摄影收藏领域,还是一个跑马圈地的状况,可以将“摄影收藏”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且选择艺术品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也有机会走入艺术品金融生态圈,例如:影像艺术品投资、开发等。
对于年轻的摄影人,如果选择做艺术家,可以通过参加比赛的方式,找到代理机构,举办展览,进入拍卖,最终走向市场。
来自北京各大院校的学生,在影易拍卖“首拍”现场-刘洋摄
《中国摄影家》:对于想要进入影像收藏市场的藏家来说,您有什么建议?
曾:收藏分两类:喜欢和投资。喜欢摄影的藏家,就买自家喜欢、在经济上可以承担的藏品。对这个群体的藏家,我建议将摄影收藏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因为在中国,摄影收藏还是跑马圈地的阶段。比如,当我了解到摄影收藏的游戏规程来自版画后,我就开始收藏“摄影版画”和“版画照片”,在2015年,办了“摄影与版画”的展览,今天这个展览被镶入了《摄影180年在中国》展览中,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扩展了中国摄影收藏的内容。
我还有一个收藏系列是“世纪之交的中国纪实摄影”,这是2007年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策划的一个展览,这批藏品,也成为了《摄影180年在中国》第三部分“纪实性影像艺术品”中的主要展品。现在,我的收藏已经拓展到“中国摄影史名家名作”了,只要是我认为可以被写入中国摄影史的作品,是我可以在中国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上,写出一二三的作品,而且价格可以承受,我就收藏。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数千件中国摄影史上中外摄影名家的名作收藏了。
收藏家在影易拍卖“首拍”预展现场查看摄影藏品-刘洋摄
对投资(或投机)的收藏者,我建议最好不碰国外的,因为国外摄影作品的定价权、评论权、解释权、交易平台都在外国人手上,进入这个市场的中国人,无论资金多雄厚,都是抬轿子的,很难成为操盘者,终将成为外国资本的“韭菜”。
如果喜欢外国的摄影家,可以收藏他们中国题材的名作,如卡什、布列松、卡帕、吕布等,都有中国题材的名作,还可以收藏对中国摄影有影响的摄影史的名家名作。因为,中国题材作品的定价权、评论权、解释权,还有最终的交易平台都在中国,在中国人手中。只要是中国摄影史的名家名作,虽然较10年前,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涨幅了,但历史地看,还处于价格洼地。中国将出现成百上千家摄影收藏机构,现在收藏下来的中外摄影名家名作,都将成为稀有而珍贵。
北京长安俱乐部现场细心翻看影易“首拍”图录的听众-王潇摄
对投资资金来说,回报最大的是投资功成名就的在世摄影家,为他们制作作品,规划市场,举办展览,这样的投资回报,可达到10倍甚至更高。这种投资类比房地产的开发商,所需的资金比较大,投资的周期比较长,风险也较大。资金比较小的投资者,可以做一些调研,像买楼花那样买摄影艺术精品。其实,股市、楼市和艺术品市场,都是相同的,很多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参考。
现在中国的影像艺术品市场,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股市,就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楼市,有暗礁有风险,但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很多现在投资影像艺术品的人,都是中国股市楼市的获益者,也应该可以在这个新兴的蓝海里,获取到预期的回报。
挖掘摄影历史,创造影像价值
+86 010 86227449
info@yingyiauctions.com
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南路8号院东风德必C座203室
战略合作伙伴